抓住班主任的兔子: 兔子洞里的班级故事
班主任李老师的班级,总有一股独特的活力。它并非源于课堂上的精彩讲授,而是隐藏在“兔子洞”里,一个由学生们共同创造的秘密空间。
这所“兔子洞”并非真实存在,它存在于学生们的心中,在课间休息的喧嚣声里,在晚自习灯火通明的教室里,在午后阳光洒满操场的静谧中。它由无数个细小的故事缝合而成,像一幅充满生机与奇幻的图画。
小明,一个爱钻牛角尖的男孩,总能从看似平凡的事件中找到“兔子洞”。他发现班上同学的个性如同五彩斑斓的兔子,各有各的跳跃方式和奔跑路线,有的像白兔,温顺而安静;有的像灰兔,沉稳而踏实;有的像黑兔,热情而奔放。他用观察代替了评判,用理解代替了否定。
小丽,一个爱绘画的女孩,将这些兔子形象化,用色彩缤纷的画笔,描绘出一个个充满活力的兔子形象。她将这些兔子画在教室的墙壁上,画在课桌的角落里,画在走廊的空地上,为这个“兔子洞”增添了色彩与生机。
兔子洞里,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,而是与学生们平等对话的朋友。李老师耐心倾听学生们的想法,理解他们的困惑,引导他们思考,帮助他们解决问题。她像一位经验丰富的猎人,用智慧的网捕捉住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,又像一位细心的园丁,悉心呵护着每一颗闪耀的种子。
一次,班上几个学生因为一件小事争吵起来。李老师没有直接批评,而是引导他们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。她鼓励他们像兔子一样,从不同的“兔子洞”里寻找答案,最终,孩子们理解了彼此的想法,化解了矛盾。
这个“兔子洞”,不仅是学生们探索自我、理解他人的空间,更是李老师和学生们共同成长的舞台。孩子们在这里自由地奔跑,快乐地成长,而李老师则在“兔子洞”里,与孩子们一起,编织着属于他们的独特故事。
在“兔子洞”里,孩子们学会了尊重、理解和包容。他们不再只是单一的个体,而是一个个紧密联系的集体。他们学会了用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,学会了用理解代替冲突,用包容代替排斥。这“兔子洞”,是班级集体成长的缩影。
这个“兔子洞”的秘密,只有在班级里才能找到。它像一首未完成的诗歌,等待着每一个学生去续写,每一个故事,都将在这个充满活力的“兔子洞”里,延续下去。